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04, Vol. 20 ›› Issue (3): 51-55.
张向阳1, 何先友2, 吕芸3
ZHANG Xiang-yang1, HE Xian-you2, LÜ Yun3
摘要: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7名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小学、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阅读时间分配进行了调查,并考察了它们与阅读成绩的关系。结果发现:(1)小学生与初中生课外平均每周阅读时间无显著差异,但其时间的分配有差异,小学生主要阅读文学类书籍,而初中生除了主要阅读文学类书籍外,增加了阅读娱乐类书籍的时间;(2)整体上看,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与阅读成绩存在显著相关,其中文学类书籍课外阅读时间与阅读成绩有显著正相关,娱乐类书籍课外阅读时间与重点学校学生的阅读成绩以及男生的阅读成绩有显著的负相关。
中图分类号:
[1] Nagy W E, Anderson R C, Harman P A. Learning word meanings from context during normal reading.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987, (24):237-270. [2] 舒华.阅读中从语境中伴随学习生词.中美儿童跨文化研究,博士论文,1991. [3] Anderson R C, Wilson P T, Fielding L G. Growth in reading and how children spend their time outside of school.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1988, (23): 285. [4] 汤爱平.课外阅读对儿童阅读的重要影响.心理科学,1997,(5):450. [5] 宋风宁等.中学生阅读动机与阅读时间、阅读成绩的关系研究.心理科学,2000,(1):84. |
[1] | 张鹏程, 李喜, 韩午阳, 沈永江. 睡眠不足对中小学生负性情绪的影响:一个链式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3): 402-409. |
[2] | 汪玥, 张豹, 周晖. 中小学生正念注意觉知与心理健康:情绪调节和积极重评的跨时间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5): 692-702. |
[3] | 王玥, 赵丽娟, 许志星. 课业负担对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学校氛围的多水平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 32(2): 205-213. |
[4] | 陈晓惠, 石文典. 中小学生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交叉滞后分析:符合交互影响模型,还是发展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 32(1): 81-88. |
[5] | 马虹, 姚梅林, 吉雪岩. 家长投入对中小学生学业投入的影响:有中介的调节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31(6): 710-718. |
[6] | 李伟健, 谢瑞波, 陈海德, 黄杰. 议程与习惯性反应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来自眼动的证据[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3): 277-283. |
[7] | 林崇德, 伍新春, 张宇迪, 臧伟伟, 周宵, 戴艳. 汶川地震30个月后中小学生的身心状况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29(6): 631-640. |
[8] | 伍新春, 张宇迪, 林崇德, 臧伟伟. 中小学生的灾难暴露程度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中介和调节效应[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29(6): 641-648. |
[9] | 潘运, 白学军, 沈德立, 赵守盈. 内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对中小学生SNARC效应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 28(6): 561-568. |
[10] | 陈斌斌, 李丹. 学生感知的班级人际和谐及其与社会行为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25(2): 41-46. |
[11] | 李晔, 刘华山. 中小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及问卷编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3(4): 88-94. |
[12] | 邹泓, 屈智勇, 叶苑. 中小学生的师生关系与其学校适应[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3(4): 77-82. |
[13] | 杨阿丽, 方晓义, 李辉, 蔺秀云, 刘倩倩. 云南省中小学生师生关系发展特点及对学校适应的预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3(2): 49-56. |
[14] | 蔡笑岳, 朱雨洁. 中小学生创造性倾向、智力及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3(2): 36-41. |
[15] | 陈丽娜, 张明, 金志成, 赵闪, 梅松丽. 中小学生感觉寻求量表的编制与应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22(4): 103-1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