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07, Vol. 23 ›› Issue (3): 62-67.
王翠萍1, 张大均2
WANNG Cui-ping1, ZHANG Da-jun2
摘要: 通过构建的渗透培育模式,以初中二年级数学教学为依托,运用教学实验方法探索数学教学中渗透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培养的有效性。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以《自我效能感自陈式问卷》、《数学自我效能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为测量工具。结果表明:实验后,实验班自我效能感高于前测,高于对照班,差异显著;在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及总分上,实验班学生低于对照班,差异显著;数学学业成绩实验班高于对照班,高于实验前,但无显著差异。说明该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学业进步。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进展.乌鲁`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2] 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 叶一舵.科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问题.中国教育学刊,2004,3:18-21. [4] 杨心德,徐钟庚,陈朝阳.初中生的自我有效感及其对学习目标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3:13-19. [5] 周勇,董奇.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3:30-33. [6] 周国韬.初中生在方程学习中学习能力感、学习策略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1997,20(4):324-328. [7] 王凯荣等.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4:22-25. [8] Siegel D.Influencing students,mathematics self-efficacy through teacher training.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Association.Chicago,IL.2003.4. [9] 佐斌等.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应用心理学,2000,4:24-27. [10] 黎兵.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自我效能感、学习归因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心理学探新,2004,4:67-69. [11] 答会明.大学生自信、自尊、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4:227-228. [12] 梁宇颂.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中国临床康复,2004,4:4962-4963. [13] 侯永梅.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70-72. [14] 陈秀丽.试析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4:270-271. [15] 寇冬泉.培养小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的实验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98:29-30. [16] 王极盛,李焰,赫尔实.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社会心理科学,1997,46(4):15-20. [17] 周国韬等.关于初中生学习能力感的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5:50. [18] 路海东.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与提高实验研究报告.现代中小学教育,1998,2:31-35. |
[1] | 韩建涛, 钱俊妮, 张婕妤, 庞维国. 创造力与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积极情绪和创造性自我效能感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187-195. |
[2] | 陆信哲, 王智, 李勇, 王玢莹. 父母暴力暴露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纵向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231-239. |
[3] | 谢莉, 金辉, 王志英, 叶桥键, 杨喜兰. 导师排斥感知对研究生科研创造力的影响:科研自我效能感和科研焦虑的双向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6): 833-841. |
[4] | 苑媛, 梁周健, 张丽. 结构性校园氛围与中学生抑郁: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6): 869-876. |
[5] | 周晓慧, 刘妍希, 陈欣, 王一集. 父母教育卷入对初中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校内人际关系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5): 691-701. |
[6] | 张鹏程, 李喜, 韩午阳, 沈永江. 睡眠不足对中小学生负性情绪的影响:一个链式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3): 402-409. |
[7] | 李玉华, 王桐, 刘悦, 俞劼, 林崇德. 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与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4): 513-519. |
[8] | 王小凤, 燕良轼, 丁道群. 童年期不良经历对中学生良心的影响:特质自我控制和自我损耗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4): 566-575. |
[9] | 谢韵梓, 吴继霞, 王诗成, 阳泽. 儿童期情感忽视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控制感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3): 407-417. |
[10] | 王旭, 刘衍玲, 林杰, 刘传星, 魏灵真, 邱涵宇. 亲子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社会支持和心理素质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2): 263-271. |
[11] | 程可心, 游雅媛, 叶宝娟, 陈志忠. 家庭功能与中学生自杀态度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2): 272-278. |
[12] | 楚啸原, 理原, 黄志华, 雷雳, 俞明延. 师生关系对研究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2): 174-181. |
[13] | 程翠萍, 黄希庭. 个人取向勇气对中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问题解决和求助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1): 60-67. |
[14] | 薛璐璐, 姜媛, 方平. 述情障碍与中学生人际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1): 92-100. |
[15] | 彭自芳, 傅纳, 张新杰. 父母冲突与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关系:教养方式和情绪安全感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6): 668-67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