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北京市中学生为被试,自编中学生问题行为自我评定、教师评定和家长评定三视角问卷,研究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结构和群体特征,结果表明:(1)中学生问题行为评定存在跨评定者的六因子多质多法(multitrait—multimethod,MTMM)结构模型。(2)性别差异分析表明在学业不适、攻击行为和违纪行为上三视角均显示男生都显著高于女生,但是在内倾问题上自评问卷显示在神经质、退缩行为和考试焦虑上女生比男生高,教师评定只有在考试焦虑上女生高于男生,而家长评定内倾问题上性别差异基本不显著。(3)自评问卷在六因子和问题总分上还显示了年级差异,教师评定三个因子有年级差异,家长评定年级差异基本上不显著。(4)三视角对应因子间呈中低水平相关,在学业和破坏性较大的外倾问题上的相关高于在内倾问题上的相关。
中图分类号:
[1] 吴武典.从"变"的观点谈青少年偏差行为的辅导.教师天地,1994,69,2-4. [2] 陈会昌编译.生态系统论.心理学新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2000,14. [3] Achenbach T M, McConaughy S H. and Howell C T. Child/adolescent behavioral and emotional problems: Implications of crossinformant correlations for situational specificity.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7,101,213-232. [4] Achenbach T M. Empirically based taxonomy: How to use syndromes and profile types derived using the CBCL/4-18, TRF YSR.Burlington: University of Vermont,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1993,203-242. [5] Yang K. Problem behavior in Chinese adolescent in Taiwan: A classi-ficatory-factorial study.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81,2,50-53. [6] 韩骢等.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因素结构和群体差异.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2,145-147. [7] 韩骢等.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因素结构及其跨性别和跨年龄一致性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2,50-52. [8] 余强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评定相关量表.当代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27-345. [9] 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增刊号,31-35. [10] 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增刊号,54-55. [11] 周步成.学习适应性测验.华东师大心理系,2000. [12] 吴武典.三种班级适应行为量表之编制及应用.心理与教育测量.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200-209. [13] 雷雳,王争艳.母子关系与沟通.教育研究,2001(6),23-25. [14] Dong Qi, Chen Chuansheng. The role of relationships with teachers in adolescent development among a national sample of Chinese urban adolescents. 应用心理学,2001,7(2),3-10. |
[1] | 陆信哲, 王智, 李勇, 王玢莹. 父母暴力暴露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纵向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231-239. |
[2] | 王艳辉, 沈梓锋, 赖雪芬. 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意志控制和越轨同伴交往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248-256. |
[3] | 苑媛, 梁周健, 张丽. 结构性校园氛围与中学生抑郁: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6): 869-876. |
[4] | 牛湘, 冉光明. 同伴关系与幼儿问题行为关系的三水平元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4): 473-487. |
[5] | 王英杰, 张刈, 张美霞, 李燕. 母亲正念与幼儿问题行为的关系:正念养育和亲子关系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2): 184-191. |
[6] | 傅雪薇, 孙佳宁, 肖家乐, 王浩森, 林丹华. 父母感知的家庭压力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父母心理攻击和儿童应激下皮质醇反应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5): 635-647. |
[7] | 王小凤, 燕良轼, 丁道群. 童年期不良经历对中学生良心的影响:特质自我控制和自我损耗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4): 566-575. |
[8] | 王旭, 刘衍玲, 林杰, 刘传星, 魏灵真, 邱涵宇. 亲子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社会支持和心理素质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2): 263-271. |
[9] | 程可心, 游雅媛, 叶宝娟, 陈志忠. 家庭功能与中学生自杀态度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2): 272-278. |
[10] | 白荣, 闫嵘, 王千, 李叶, 邢淑芬. 学前儿童执行功能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情境和性别的特异性[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1): 35-44. |
[11] | 王靖民, 郭明宇, 常淑敏. 儿童父母拒绝与同伴拒绝的关系:问题行为的中介作用和家庭环境纷杂度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6): 845-853. |
[12] | 程翠萍, 黄希庭. 个人取向勇气对中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问题解决和求助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1): 60-67. |
[13] | 薛璐璐, 姜媛, 方平. 述情障碍与中学生人际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1): 92-100. |
[14] | 张凡, 赵德懋, 刘霞, 白荣, 张明亮, 邢淑芬. 父母教养与MAOA基因rs6323多态性对学前儿童外化问题的共同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6): 659-667. |
[15] | 彭自芳, 傅纳, 张新杰. 父母冲突与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关系:教养方式和情绪安全感的链式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6): 668-67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