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问卷法对北京、新疆、重庆、浙江、河南共6015名高中生的不良情绪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的焦虑、抑郁、孤独、敌对、恐惧等五种不良情绪的状态均处于中等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不良情绪的这五个方面表现出较为一致的变化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不良情绪的状态呈缓慢上升的变化趋势,高二学生的抑郁、孤独、敌对、恐惧等不良情绪状态显著高于高一学生;高三学生的五种不良情绪状态均略高于高二学生,但是未达显著性水平,高中阶段的五种不良情绪未出现显著的性别差异.
中图分类号:
[1]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刊,1993,1-22. [2] Kirkcaldy B.,Depression G S.Anxiety and Serf-Image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1998,19,135-149. [3] Tesiny E P.,Lefkowitz M M.Childhood depression:A 6-month follow-up study,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82,50,778-780. [4] 胡胜利.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心理学报,1994,26,,2,153-160. [5] 戴海崎.中学生心理焦虑到群体差异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5,222-224. [6] 焦青.孤独症儿童心理推理能力的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0,3,37-39. [7] Cole D A.,Martin,J M.ete,Children's Over-and Underesti-marion of Acsdem Competence:A Long itudinal Study of Gender Differenees,Depression,and Anxiety,Child Development,1999,70,2,459-473. [8] Wichstrom L.The Emergence of Gender Difference in Depressed Mood DuringAdole-scence:The role of Intansified Gender Socialization,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9,35,1,232-245. [9] Culbertson F M.Depression and gender:An international review,American Psychologist,1997,52,25-31. [10] Ladd C W.,Burgess K B.Do relational risks and protective factors moderate the linkages between childhood aggression and early psy-ehological and school adjustment,Child Development,2001,72,5,1579-1601. [11] 杜亚松等.高中学生情绪和自我意识到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2,106-109 [12] Sakamoto S.Self-focusing Situations and Depression,The jour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0,140,1,107-118. [13] 刘凤瑜.儿童抑郁量表的结构及儿童青少年抑郁发展的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2,57-61. [14] Bauminger N.,Kasari C.Loneliness and friendship in high-functioning children with autism,Child Development,2000,71,2,,47-456. |
[1] | 高斌, 张丹丹, 朱根, 蔡艳香, 郭羽希. 高中生主动性人格与网络学习投入:网络学习自我效能和学业期望的序列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4, 40(2): 224-230. |
[2] | 杨宝琰, 柳玉姣. 元刻板印象威胁对县城农村高中生学校归属感的影响:身份认同整合和自我肯定的作用机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5): 645-653. |
[3] | 张洋, 张婉莹, 王燕青, 赵婷婷, 王福兴. 生成性绘图与合作对高中生科学知识学习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6): 830-838. |
[4] | 张小敏, 陈欣, 务凯, 赵国祥. 学校联结和学业能力对高中生自尊的影响:一个多层线性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3): 358-365. |
[5] | 徐鑫锫, 莫玲菲, 刘明, 邓赐平. 高一学生成就目标特征模式及学业适应:基于潜在剖面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38(1): 81-89. |
[6] | 罗海风, 刘坚, 周达. 家长参与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高中生学习品质之间的中介作用——师生关系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2): 199-210. |
[7] | 楚啸原, 理原, 王兴超, 王玉慧, 雷雳. 家庭收入与高中生幸福感:社会支持与性别因素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 35(4): 478-485. |
[8] | 蒋舒阳, 刘儒德, 甄瑞, 洪伟, 金芳凯. 高中生数学能力实体观对数学学习投入的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消极学业情绪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 35(1): 48-56. |
[9] | 顾婷玉, 盖笑松, 王国霞, 刘芳晴. 高中生价值观对学校投入的影响:未来目标和动机内化程度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 35(1): 68-75. |
[10] | 李永占. 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一个链式中介效应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 34(5): 576-585. |
[11] | 陈英敏, 刘忠花, 李亮, 曲艺, 韩磊, 高峰强. 高中生羞怯与学业适应的关系:学业求助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 34(3): 322-329. |
[12] | 赵改, 孔繁昌, 刘诏君, 冯雅萌, 黄声普, 王亚丹, 周宗奎. 父母情感温暖对青少年感恩的影响:责任心与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 34(3): 257-263. |
[13] | 聂瑞虹, 周楠, 张宇驰, 方晓义. 人际关系与高中生内外化问题的关系:自尊的中介及性别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 33(6): 708-718. |
[14] | 袁竞驰, 于芳荣, 田录梅. 感觉寻求、同伴压力对高中生烟酒使用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 32(4): 486-494. |
[15] | 王帆, 方晓义, 胡伟, 陈海德, 吴梦希, 唐芹. 家庭环境与高中生发展:自主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6): 585-5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