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07, Vol. 23 ›› Issue (1): 82-86.
李玉峰1, 师保国2, 申继亮3
LI Yu-feng1, SHI Bao-guo2, SHEN Ji-liang3
摘要: 本研究以24名小学教师和98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与测验法探讨了小学教师对学生注意问题的知觉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小学教师对学生注意问题的知觉有着较高的准确性;(2)小学教师对学生注意问题的知觉准确性水平随教龄和职称的增高而呈下降趋势;(3)小学教师对学生注意问题的知觉准确性水平与其条件性知识掌握情况表现正相关;(4)小学教师对学生注意问题的知觉准确性与其所教年级无关。
中图分类号:
[1] 张曼华,刘卿.注意力品质对小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7(3):335-336 [2] 徐芬,蒋莉.用行为矫正方法改进注意缺陷儿童课堂行为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3):10-13. [3] 朱冽烈.注意缺陷障碍儿童的两种亚型[J].中国特殊教育,1998,(3):27-32. [4] 王守恒.教学交往中的认知偏差及其矫正[J].教育发展研究,2001,(6):39-41. [5] 刘淳松,申继亮.初中教师情绪表现度知觉准确性研究[J].云梦学刊,2003,24(1):88-92. [6] 沈嘉祺,赵燕.小学教师的性别角色认知与教育策略[J].教育评论,2001,(6):26-28. [7] 彭振威,吕晓乐,杨晓.关于教师对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认知的调查分析[J].教育科学,2001,18(2):53-54. [8] 朱尚忠.中小学教师对学生若干行为特征认知的调查研綶J].上海教育科研,1999,6(见http://202.121.15 143:82/). [9] 李琼.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专长:对职业知识的探讨[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0. [10] 申继亮,费广洪,李黎.关于中学教师成长阶段的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2,3(3):1-4. [11] 李玉峰.关于小学教师对学生注意问题的认识及策略的研究[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4,(2):59-62. [12] Michael Barber,Reconstructing the teaching profession,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ing Vol.21,No.1,1995. [13] 朱从书.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及压力源研究[D].硕士论文,2001. [14] 邱炳武,申继亮.中学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的掌握状况调查[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6):48-50. [15] 李玉峰,赵伍.学校环境与注意缺陷儿童的研究历史与现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5,(2):51-56. |
[1] | 邓林园, 高诗晴, 王婧怡, 李蓓蕾. 新冠疫情期间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和抑郁: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1): 121-131. |
[2] | 林颐宣. 主动性人格对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1): 103-112. |
[3] | 郑建君, 付晓洁. 利他动机对中小学教师知识共享的影响——组织认同和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 35(4): 421-429. |
[4] | 连坤予, 谢姗姗, 林荣茂. 中小学教师职业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 33(6): 700-707. |
[5] | 李明军, 王振宏, 刘亚. 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自我决定动机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31(3): 368-376. |
[6] | 张西超, 胡婧, 宋继东, 张红川, 张巍. 小学教师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职业压力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2): 200-207. |
[7] | 侯志瑾, 周宵, 陈杰灵, 朱莉, 倪竞, 陈淑芳. 中小学教师PTSD和PTG的影响因素研究:灾难前-中-后的视角[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1): 82-89. |
[8] | 陈杰灵, 伍新春, 曾盼盼, 周宵, 熊国钰. PTSD与PTG的关系:来自教师群体的追踪研究证据[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1): 75-81. |
[9] | 彭文波, 刘电芝. 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与教学动机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 28(6): 611-617. |
[10] | 游志麒, 范翠英, 周宗奎, 孙晓军, 田媛. 儿童同伴接纳知觉准确性及偏差与孤独感的关系:一项交叉滞后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 28(5): 524-531. |
[11] | 王金良, 张大均. 中小学教师心理授权的测量[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7(1): 105-111. |
[12] | 李琼, 张国礼, 周钧.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源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7(1): 97-104. |
[13] | 惠善康, 曹健. 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特征及相关因素[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26(5): 527-533,560. |
[14] | 张景焕, 刘翠翠, 金盛华, 吴琳娜, 林崇德. 小学教师的创造力培养观与创造性教学行为的关系:教学监控能力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26(1): 54-58. |
[15] | 吴明霞, 张大均, 陈旭, 余林, 郭成. 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测量[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25(1): 120-1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