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运用Y—G人格测验量表对高中生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人格特质和人格类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具有许多共同的人格特质,如乐观、自信、开朗活泼,干事效率高,喜好人际交往,具有社会指导性等优点,但也明显存在主观性强、合作性差的弱点。二者人格特质的差异是,独生子女在神经质上优于非独生子女,而合作精神却比非独生子女差;在人格类型上,独生子女B和B'型人格少于非独生子女,问题行为者较少。
[1] 万云英、刘金花:《独生子女的心理与教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x87年出版,45-46页 [2] 范存仁、万传文等:西安市小学生中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个性品质的比较研究,心理科学,1994年第2期,70-74页 [3] 万传文、范存仁等:五至七岁独生与非独生子女某些个性特征的比较及性别差异的研究,心理学报,1984年第4期,383-390 [4] 孔克勤:Y-G人格测验及其应用,上海社会心理学会编,应用社会心理学论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127-135 [5] Tao, K, T, Qiu, J. H.,Li, B. L. et alt:One Childper-Couple Family Planning and Child Behaviour Development: Six-year Fellow-up Study in Nanjing. Chiness Societies and Mental Healt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nakona, 1995 |
[1] | 张亚利, 李森, 俞国良. 大学生无聊倾向与认知失败的关系:手机成瘾倾向的中介作用及其在独生与非独生群体间的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 35(3): 344-351. |
[2] | 李梦婷, 范为桥, 陈欣银. 同伴侵害与人际关系取向人格特质的交叉滞后分析:城市原住儿童与农村随迁儿童的比较[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 34(6): 682-691. |
[3] | 肖雪, 刘丽莎, 徐良苑, 李燕芳. 父母冲突、亲子关系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独生与非独生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 33(4): 468-476. |
[4] | 李晓彤, 王雪玲, 王大华, 燕磊. 青年子女的传统孝观念及其与早期父母教养行为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6): 601-608. |
[5] | 陈翠玲, 冯莉, 王大华, 李春花. 成年独生子女自尊水平和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二者间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3): 71-76. |
[6] | 杨慧芳, 郭永玉. 大学生个人奋斗、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3): 58-64. |
[7] | 李秀敏, 阴国恩. 大学生上网行为与人格特质相关性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0(1): 34-37. |
[8] | 林丰勋, 孟庆茂. 中学生的思维风格与人格特质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4): 27-32. |
[9] | 葛明贵, 张履祥. 中小学智力超常学生人格发展特点的比较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5, 11(4): 12-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