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梁兴丽, 何津, 周佶俊, 刘萍萍. 认知能力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有中介的调节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 36(4): 449-461. |
[2] |
段朝辉, 洪建中. 网络视频课程中师生交互与大学生网络学习绩效的关系: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的序列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 35(2): 184-191. |
[3] |
贾小娟, 胡卫平, 武宝军.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五年追踪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 28(2): 184-192. |
[4] |
张燕, 赵宏玉, 齐婷婷, 张晓辉. 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与学习动机及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7(6): 633-640. |
[5] |
高丙成, 刘儒德, 王丹, 和美君, 袁稹. 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的类型及对学习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7(1): 76-82. |
[6] |
张荣华, 康旋, 彭文波, 刘电芝. 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24(3): 94-99. |
[7] |
池丽萍, 辛自强.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测量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22(2): 64-70. |
[8] |
赵俊峰, 杨易, 师保国. 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发展特点[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21(4): 79-82. |
[9] |
朱祖德, 王静琼, 张卫, 叶青青. 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的编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21(3): 60-65. |
[10] |
蒋京川, 刘华山. 中学生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策略、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21(2): 56-61. |
[11] |
王有智. 西北地区小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特点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1): 20-24. |
[12] |
袁立新, 王小棉. 高师学生教学态度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 16(4): 61-64. |
[13] |
司继伟. 心理因素对高中生学业成就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 16(2): 7-12. |
[14] |
方平, 郭春彦, 汪玲, 罗峥. 数学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 16(1): 43-47. |
[15] |
张亚玲, 杨善禄. 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 15(4): 35-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