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11, Vol. 27 ›› Issue (1): 97-104.
李琼1, 张国礼2, 周钧1
LI Qiong1, ZHANG Guo-li2, ZHOU Jun1
摘要: 以北京市5255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研究考察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源的表现特点。结果发现:(1)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源的五个因素,即工作负荷、学生学业、社会及学校评价、专业发展及学生问题所带来的压力,能够较好地解释教师职业压力源问卷的结构效度。(2)随着教龄的增加,教师面临的各种压力表现出增加的趋势,11~15年教龄段的教师感知到最大的压力,之后逐渐减少。(3)小学教师感受到的各项压力明显高于中学教师。学生问题如安全、行为问题是小学教师主要的压力源,而中学教师的压力更多来源于学生学业,特别是考试压力。
中图分类号:
[1] Dunham,J.,&Varma,V.(1998).Stress in teachers:Past,present and future.London:Whurr. [2] Evers,A.,Frese,M.,&Cooper,C.L.(2000).Revisions and further developments of the occupational stress indicator:Lisrel results from four Dutch studies.Journal of Occupational&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73,221-240. [3] Kyriacou,C.(1987).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an International Review.Educational Review,29,146-52. [4] Kyriacou,C.(2001).Teacher stress: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Educational Review,53,27-35. [5] Lee,R.,&Ashforth,B.(1996).Meta-analytic examination of the correlates of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job burnout.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81,123-133. [6] Maslach,C.,&Jackson,S.(1981).MBI: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Palo Alto,CA: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7] Travers,C.J.,&Cooper,C.L.(1996).Teachers under pressure: Stress in the teaching profession.Routledge,London. [8] Trendall,C.(1989).Stress in teaching and teacher effectiveness:A study of teachers across mainstream and special education.Educational Research,31,52-58. [9] Van Horn,J.E.(2002).Teacher burnout:A flickering frame.Delft, Netherlands:Eburon. [10] Williams S.,&Cooper C,L.(1998).Measuring occupational stress: Development of the pressure management indicator.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3,306-321. [11] 范先佐.(2004).税费改后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学科版),43(6),81-85. [12] 李超平,张翼.(2009).角色压力源对教师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25(1),114-119. [13] 刘毅,吴宇驹,邢强.(2009).教师压力影响职业倦怠:教学效能感的调节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5(1),108-113. [14] 邵光华,顾泠沅.(2002).关于我国青年教师压力情况的初步研究.教育研究,23(9),20-24. [15] 石林.(2005).职业压力与应对.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6] 王国香,刘长江,伍新春.(2003).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编.心理发展与教育,19(3),82-86. [17] 吴国珍,过伟瑜.(2003).为教师专业化争取时间和创造时间—港澳京沪四地教师活动时间及特点比较研究.教育学报(香港),18,113-132. [18] 邢强,唐志文,胡新霞.(2008).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中国特殊教育,(6),84-90. [19] 徐长江.(1998).中学教师职业紧张及其原因的调查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4(6),120-123. [20] 徐富明.(2003).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现状及其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1(3),195-197. [21] 朱从书,申继亮,刘加霞.(2002).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源研究.现代中小学教育,(3),50-54. |
[1] | 邓林园, 高诗晴, 王婧怡, 李蓓蕾. 新冠疫情期间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和抑郁: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3, 39(1): 121-131. |
[2] | 郑建君, 付晓洁. 利他动机对中小学教师知识共享的影响——组织认同和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 35(4): 421-429. |
[3] | 连坤予, 谢姗姗, 林荣茂. 中小学教师职业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 33(6): 700-707. |
[4] | 王钢, 苏志强, 张大均. 幼儿教师胜任力和职业压力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 33(5): 622-630. |
[5] | 李明军, 王振宏, 刘亚. 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自我决定动机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31(3): 368-376. |
[6] | 王钢, 张大均, 刘先强. 幼儿教师职业压力、心理资本和职业认同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机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4): 442-448. |
[7] | 张西超, 胡婧, 宋继东, 张红川, 张巍. 小学教师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职业压力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2): 200-207. |
[8] | 陈杰灵, 伍新春, 曾盼盼, 周宵, 熊国钰. PTSD与PTG的关系:来自教师群体的追踪研究证据[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1): 75-81. |
[9] | 侯志瑾, 周宵, 陈杰灵, 朱莉, 倪竞, 陈淑芳. 中小学教师PTSD和PTG的影响因素研究:灾难前-中-后的视角[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1): 82-89. |
[10] | 彭文波, 刘电芝. 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与教学动机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 28(6): 611-617. |
[11] | 王金良, 张大均. 中小学教师心理授权的测量[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7(1): 105-111. |
[12] | 惠善康, 曹健. 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特征及相关因素[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26(5): 527-533,560. |
[13] | 姚恩菊, 陈旭, 韩元亚. 胜任力和应对策略对教师职业压力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25(2): 103-108. |
[14] | 吴明霞, 张大均, 陈旭, 余林, 郭成. 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测量[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25(1): 120-127. |
[15] | 郑红渠, 张庆林.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维度的初步构建[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3(4): 95-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