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用量表测查了82名中小学教师,对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随着教龄的增长不断提高,1-5年教龄组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显着低于6-15年及15年以上教龄组教师;教学监控能力与教学效能感和教学策略之间存在非常显着的正相关.
[1] 申继亮、辛涛:论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127(1),67-75. [2] 斯腾伯格,R.J.、霍瓦斯,J.A.:专家型教师教学的原型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7,1,27-37. [3] 王小明、胡谊:师资培训的新思路——对专家与新手的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6,3,77-84. [4] 俞国良、辛涛、申继亮:教师教学效能感: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心理学报,1995,27(2),159-165. [5] 辛涛、林崇德、申继亮:教师教学监控能力与其教育观念关系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13(2),36-40. [6] Coe,R:Can feedback improve teaching? Research Papers in Education,1998,13(1),43-66. [7] Beijaard,D.& Vries,Y.D.:Building expertise:a process perspective on the development or change of teachers beliefs,Europe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1997,20(3),243-255. [8] Hall,E.& Hall,C.: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for teachers:the application of learning following a counselling module,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1996,66,383-398. [9] Bereiter,C.& Scardamala,M.:Surpassing ourselves: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implications of expertise,1993,Chicago,Open Court. |
[1] | 秦旭芳, 高丙成. 幼儿教师教学策略的结构、类型及特点[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 28(5): 510-515. |
[2] | 石雷山, 高峰强. 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多层变量之间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26(5): 521-526. |
[3] | 张景焕, 刘翠翠, 金盛华, 吴琳娜, 林崇德. 小学教师的创造力培养观与创造性教学行为的关系:教学监控能力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26(1): 54-58. |
[4] | 刘毅, 吴宇驹, 邢强. 教师压力影响职业倦怠:教学效能感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 25(1): 108-113. |
[5] | 孟迎芳, 连榕, 郭春彦. 专家—熟手—新手型教师教学策略的比较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0(4): 70-73. |
[6] | 刘晓明. 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0(2): 56-61. |
[7] | 张学民, 申继亮, 林崇德. 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构成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9(3): 68-72. |
[8] | 王国英, 沃建中.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策略的结构[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 16(3): 59-62. |
[9] | 张爱卿, 刘华山, 刘玲玲.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 16(2): 28-32. |
[10] | 何金贤, 陆柏寅. 在教研活动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监控能力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8, 14(4): 61-64. |
[11] | 李荟, 李茵, 申继亮. 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特点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8, 14(1): 33-37. |
[12] | 辛涛, 林崇德, 申继亮.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与其教育观念的关系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7, 13(2): 36-40. |
[13] | 辛涛, 申继亮, 林崇德. 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量表试用常模修订[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5, 11(4): 22-26. |
[14] | 北京市朝阳区教科所教师素质研究课题组. 关于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5, 11(3): 48-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