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07, Vol. 23 ›› Issue (1): 101-106.
李芷若, 张凡, 何先友, 胡君盛, 卢佳适, 刘锦健
LI Zhi-ruo, ZHANG Fan, HE Xian-you, HU Jun-sheng, LU Jia-shi, LIU Jin-jian
摘要: 使用家庭暴力量表和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对广州市403名中学生进行测试,探索家庭暴力(包括肢体暴力、言语暴力、冷暴力)与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家庭暴力是普遍存在的,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较大;家庭暴力的严重程度为冷暴力>言语暴力>肢体暴力;三种暴力与心理素质呈显著负相关,其中冷暴力对心理素质有更强的预测力,它具有较大的隐藏性和更多的伤害性,更应该引起重视。
中图分类号:
[1] 张红艳,高东帅.家庭暴力的成因及预防对策.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73~75. [2] Abrahams N,Jewkes R.Effects of South African Men's Having Witnessed Abuse of Their Mothers During Childhood on Their Levels of Violence in Adulthood.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05,95(10),1811~1817. [3] Lundy M,Grossman S F.The Mental Health and Service Needs of Young Children Exposed to Domestic Violence:Supportive Data.Families in Society,2005,86(1),17~30. [4] Alssa C.Huth-bocks,Alytia A,et al.The Impact of Domestic Violence on Mothers' Prenat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ir Infants.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2004,25(2),79~98. [5] 陈晶琦,廖巍.中专学生童年期非接触性体罚经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4),243~246. [6] 陈晶琦,廖巍.中专学生童年期羞辱经历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联.中国学校卫生,2005,26(5),355~357. [7] 项光荣.不见拳脚的"家庭冷暴力".检查风云.2005,8,54~55. [8] 陈晶琦.391名大学生儿童期躯体情感虐待经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校医,2005,19(4),341~344. [9] 黄小莉,杨朵朵.赶走精神"内伤"-家庭冷暴力.新健康,24~25. [10] 韩文甫.关注家庭"精神暴力".文明与宣传,2002,(11),39~40. [11] 陶芳标,张洪波,王德斌等.社会文化因索对安徽省农村儿童体罚行为的影响.中国全科医学,2004,7(3),172-174. [12] 胡佩诚.200对夫妇家庭暴力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71~172. [13] David A W,Crooks C V,Lee V,et al.The Effects of Children's Exposure to Domestic Violence:A Meta-Analysis and Critique.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2003,6(3),171~188. [14] 张世昌,张亚林,黄国平等.湘潭某工厂子弟中学学生受虐待的多因索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5,26(4),296~297. [15] 闫顺昌.家庭暴力对学生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教育艺术,2003,(5),49~50. [16] Johnson H R.Paediatric to safeguard children.Paediatric Nursing,2005,14~16. [17] Madsen L H,Blitz L V,McCorkle D,et al.Sanctuary in A Domestic Violence Shelter:A Team Approach to Healing.Psychiatric Quarterly,2003(2),155~172. [18] 王萍.美国家庭暴力面面观.社会,2003,(9),36~39. [19] 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52~353. |
[1] | 王帆, 方晓义, 胡伟, 陈海德, 吴梦希, 唐芹. 家庭环境与高中生发展:自主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6): 585-593. |
[2] | 鲍振宙, 李董平, 张卫, 王艳辉, 孙文强, 赵力燕. 累积生态风险与青少年的学业和社交能力:子女责任感的风险补偿与调节效应[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5): 482-495. |
[3] | 孙鹏, 邹泓, 杜瑶琳. 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及其对日常创造性行为的影响:人格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4): 355-362. |
[4] | 张光珍, 梁宗保, 邓慧华, 陆祖宏. 学校氛围与青少年学校适应:一项追踪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4): 371-379. |
[5] | 赖雪芬, 张卫, 鲍振宙, 王艳辉, 熊庆龙. 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3): 293-302. |
[6] | 宋静静, 李董平, 谷传华, 赵力燕, 鲍振宙, 王艳辉. 父母控制与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越轨同伴交往的中介效应[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3): 303-311. |
[7] | 侯珂, 邹泓, 刘艳, 金灿灿, 蒋索. 同伴团体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一项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3): 259-267. |
[8] | 郭海英, 朱婉灵, 朱倩, 朱茂玲, 左培颖, 林丹华. 亲子沟通与农村青少年幸福感的关系: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2): 129-136. |
[9] | 邓林园, 武永新, 孔荣, 方晓义. 冲动性人格、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交互作用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2): 169-176. |
[10] | 胡阳, 范翠英, 张凤娟, 谢笑春, 郝恩河. 青少年网络受欺负与抑郁:压力感与网络社会支持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2): 177-184. |
[11] | 苑春永, 邵爱惠, 梁丽婵, 边玉芳. 青少年儿童不爱社交、同伴排斥和同伴侵害的交叉滞后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1): 16-23. |
[12] | 戴艳, 雷鸣, 周宵, 姚梅, 蒋林洁, 陈希, 刘瑶. 创伤暴露程度对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复原力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1): 61-67. |
[13] | 周宵, 安媛媛, 伍新春, 陈和琼, 龙超敏. 汶川地震三年半后中学生的感恩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1): 68-74. |
[14] | 叶宝娟, 刘建平, 杨强. 感觉寻求对工读生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影响机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 30(1): 96-104. |
[15] | 张景焕, 满达呼, 刘桂荣, 张舜, 窦菲菲, 林崇德. 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社会创造力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29(6): 595-603. |
|